当前位置:首页 > - 文章中心 > - 行业新闻 |
青砖黛瓦的建筑 时尚铁艺的花架 恍若民国时期小镇
|
发布时间:2017/10/25 11:25:34 来源:新疆铁艺-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:826 |
乾元镇,老县城。1400多年的积淀,到处可见历史文化印记。漫步古镇,处处透着修旧如旧的韵味。
谈家弄,一条普通的小弄。黛瓦青砖,路平巷幽。弄堂一侧,镶嵌着不同年代的缝纫机、黑白电视机、自行车、收音机的3D彩绘墙,让人仿佛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城关。
把蕴含民俗、文化、典故等诸多乡愁的里弄,打造出文化韵味来,这是乾元给自己的要求。如今,包括谈家弄在内的155条里弄,特色街与风情小弄改造风生水起。
不是一味拆旧翻新,而是在改善脏乱差环境、提高基础设施功能之际,盘活修缮古迹,扮靓古弄小巷,并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融入居民生活环境,这才叫“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。”
“见山望水、文化传承、统筹民生。”在乾元镇党委书记金明龙看来,苕溪水、乾元山,特色小弄孔夫庙是古镇最独特的乡愁。改造,不能把这些改掉,不能让企盼中的百姓有遗憾。
初看像欧洲小镇,细品是民国情调。这便是莫干山镇庾村集镇。青砖黛瓦的建筑,时尚铁艺的花架,别具民国情调的铺面,仿民国建筑的汽车站、图书馆,以及街两边民国时期栽种的已合抱大的法国梧桐,无不让人恍若来到民国时期的小镇。
“做好美丽文章,重点是民国风情与休闲旅游的结合。”莫干山镇党委书记沈生章说,每年50万人次的游客,证明我们的定位是正确的。
钢琴之乡洛舍镇,定位“诗画江南、琴动乐舍”,千年古镇新市,打造“海派水乡”……一镇一品,美丽映衬。
高标准规划,不搞“大拆大建”,不搞“千城一面”。通过精准定位全面提升城镇建设含金量,通过品质提升全面提高城镇建设美丽度,通过建管并重全面打赢城镇建设主动仗,这就是“美丽德清升级版”。
相关新闻:伊宁民俗旅游区街巷分布着大量皮革制作、木工和铁艺等手工艺作坊
|
推荐铁艺产品 |
|
|